民宿分布
目前我國的民宿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占有少量份額,民宿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區周邊依托于旅游景點,以景區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形成了過分集中于景區的特點。主要的形式有,家庭旅館、客棧、農家樂、青年旅舍、鄉村別墅、酒店式公寓。
【案例分享】:北京志成智景規劃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為巢湖四頂山一處度假民宿設計的方案,依托周邊已開發的景區資源作為優勢,明確自身的目標定位,結合周邊輻射景點,完善自身基礎設施建設,在民宿參差不齊的大環境下,合理作出彰顯自身品牌的特色民宿。
個性化經營是客棧民宿的主要特征,客棧民宿通常在建筑和裝修風格上具有濃厚的當地特色或店主個人特色;在經營項目上,通常可以提供自助燒烤、采摘農作物、集體娛樂活動等體驗性或自助式項目。
對于消費者而言,客棧民宿產品區別于標準化住宿產品的地方在于不僅實現“住”的功能,同時通過環境的營造和提供個性化服務使消費者身心舒展、感受到有別于日常生活的旅游體驗。
民宿建設
一、開發民宿,找準定位是重點
民宿開發的首要條件是周邊或自身擁有極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擁有優美宜人的環境,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同時,地方游樂項目和本土化飲食也能體現自身特色。如智景規劃案例四頂山生態旅游莊園項目周圍環境優美宜人,便是天然的優勢。
二、發展民宿,運作模式需升級
民宿的運作模式主要為四種。
第一種是居民依托自家房屋自發開發,如臺灣墾丁地區的民宿依托景區而發展,整體上以個人或者家庭投資經營的單體開發為主,政府負責民宿準入把控。
第二種是政府統一引導當地居民改造自家房屋。例如北戴河地區的民宿則是政府負責投資改造,本地居民經營。此種民宿投資風險小,對新城鎮化開發建設有明顯的作用。
第三種是政府、協會開發管理,居民以服務入股。
第四種是開發商租賃或購買。入股與租賃的方式都更有利于宏觀調控、統籌規劃與環境保護。
三、管理民宿,行業規范要跟上
民宿產業的發展將向追求原始化的傳統民宿與小資式的精品民宿兩大趨勢發展。無論是客棧、家庭旅游還是主體型、復合型民宿,衛生與安全都不可忽視。非標準住宿市場對于建立相關的法律和信用體系、稅務體系的需求非常迫切。
四、推廣民宿,整合營銷是關鍵
整合營銷就是對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的系統化結合,根據不同民宿的不同特征進行動態修正,以實現價值增值。
營銷手段主要為三種:一是網絡營銷。通過建立官方網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網絡渠道展示推廣民宿。二是整體營銷。聯合組建民宿協會,整合資源,整體打包營銷;同時可以通過集體舉辦節慶活動來提高人氣。三是口碑營銷。與游客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在客戶維護方面,可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加強與客戶互動、推廣優惠活動、推介產品。在尋找客源方面,可充分利用去哪兒自助游等在線旅游平臺和同城短租平臺。
感謝原作者悉心編輯,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部分文字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及出處的,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13866782132),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